增值税加计抵减怎么做账
增值税加计抵减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计提加计抵减额:当企业发生可抵扣进项税额时,应借记相关成本或费用科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贷记银行存款。例如,发生成本或费用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等。
实际抵扣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加计抵减额、递延收益。例如,实际缴纳税款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递延收益,贷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期末结转本年利润:借记其他收益,贷记本年利润。
计算加计抵减额:企业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当期可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加计抵减额的计算方法为: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加计抵减率)。
处理进项税额转出:若企业当期存在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则应当将进项税额转出金额从当期可抵减的加计抵减额中扣除。
处理出口退税:若企业当期存在出口退税的情况,则应当将出口退税金额从当期可抵减的加计抵减额中扣除。
处理实际缴纳的增值税:企业应当在实际缴纳增值税时,将加计抵减额从缴纳的增值税中扣除。
企业在应用加计抵减政策时,需要调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科目,并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加计抵减额”科目,用于核算加计抵减政策的抵减金额。同时,在“营业收入”科目下增设“加计抵减额”科目,用于核算因加计抵减政策而增加的营业收入。
加计抵减是什么意思?
加计抵减是增值税改革出台的相关政策,允许特定行业的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一定比率进行加计,以抵减应纳税额。这一政策最早出现在《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中,旨在促进企业降低税负,让企业轻装前行。具体而言,加计抵减政策涉及的是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而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则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这一政策的执行期限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适用于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以上详细介绍了增值税加计抵减怎么做账,也介绍了加计抵减是什么意思。增值税加计抵减具体的做账方式应如本文所讲。加计抵减是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允许特定行业的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一定比例进行加计抵减扣除进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