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公式是什么
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算公式为:可变现净值 = 存货估计售价 - 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 - 相关税金。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原材料在未来的净实现价值,考虑了预计的售价、进一步加工的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费。这个计算方法帮助企业了解其存货的实际价值和可能的财务影响,特别是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资产的实际偿债能力时尤为重要。
可变现净值是什么意思?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可变现净值=存货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金。在会计期末,存货是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计量。比如期末存货账面上的价值是100万,预计售价为120万,进一步加工成本为10万,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为5万,此时首先要计算出可变现净值,即120-10-5=105万,由于100万<105万,所以此时存货依旧要按账面价值100万计量。
可变现价值因为会涉及到估计售价的确定,因此比较适用于计价那些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例如商品、投资以及企业经营上不再使用的机器设备等。但是企业不可能将所有资产都按现行售价来计价,所以有时就需要运用其他计价方法,而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计价所加出的资产总额,会缺乏解释意义。
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会不太一样,如果是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该存货的一般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如果是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以上详细介绍了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公式是什么,也介绍了可变现净值是什么意思。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公式应该是可变现净值 = 存货估计售价 - 至完工估计将发生的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 - 相关税金。 可变现净值是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费后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