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管理会计工作的法律、条例、规则、章程、制度等的总称。它是以会计理论为指导,将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和方法,用法规的形式肯定下来,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以达到一定目标的经济管理法规。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有关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规定。
查看更多废损,读音为fèi sǔn,汉语词语,意思是荒废损害。
查看更多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所得税属直接税,是以纳税义务人的所得税为征收的税收。
查看更多流转税类,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其中,流转额包括商品交易的金额或数量和劳务收入的金额。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均属于流转税种类。
查看更多《经济法(第四版)》是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紫烜。
查看更多金融商品是指在金融市场反复买卖,并有市场价格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
查看更多国际会计协调是指在一个各国比较能接受的国际会计准则的指导下, 推行能使各国理解的较为统一的会计实务, 尤其是有关会计揭示、计量方法及单位等方面的实务。其核心是会计标准国际化, 逐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协调、标准、统一。
查看更多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查看更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又叫会计人员后继教育或在职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
查看更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进入会计岗位的“准入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它是一种资格证书,是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不分级,由于会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
查看更多影响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它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会计环境会影响会计信息的需求,影响会计程序与方法,乃至影响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意愿等。
查看更多会计确认是指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即将某一会计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或利润等会计要素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某一会计事项一旦被确认,就要同时以文字和数据加以记录,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中。
查看更多1973年6月,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前联邦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美国的16个职业会计师团体,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目前,其成员已发展到包括104个国家的143个会计职业组织。迄今为止,IASC已发布了39号国际会计准则,并公布了一系列"征求意见稿"。经过IASC的努力,国际会计准则日益完善并得到各国会计界的支持与认可。本文通过对IASC组织模式的评价,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查看更多陈毓圭,男,江苏省宝应县人 ,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中国证监会(CSRC)首席会计师 ,兼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主席 、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查看更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经2012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2012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公布。该《准则》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财务会计报告、附则9章49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财预字〔1997〕286号)予以废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