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对一个因素发展变化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弹性系数对另一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的一种间接预测方法。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可以例题解释下吗
答假设某企业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2。当前产品的价格为 100 元 / 件,销售量为 1000 件。企业希望通过调整价格来增加收入。
首先,计算价格变动对销售量的影响。因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2,意味着价格每下降 1%,销售量将增加 2%。
假设企业打算将价格降低 10%,则销售量预计将增加 20%(10% × 2)。
新的销售量 = 1000 × (1 %2B 20%) = 1200 件
原来的销售收入 = 100 × 1000 = 100000 元
新的价格 = 100 × (1 - 10%) = 90 元
新的销售收入 = 90 × 1200 = 108000 元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价格降低后,销售收入增加了 8000 元。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预测价格变动对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影响,从而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
问价格弹性系数,今年还考吗,
答属于考点,但不一定会考
-
-
问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风险得分】=0。【权重】=10;【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4.58;【前者变动率】=45.67%;【后者变动率】=9.98%;【风险指引参考】后者变动率高,老师这个怎么解释
答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可以被理解为营业收入变化一定百分比时,工资薪金相应变化的百分比。
根据给出的信息:
● 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为4.58。这意味着如果营业收入变化1%,工资薪金会相应变化4.58%。
● 营业收入变动率为45.67%,这意味着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营业收入变化了45.67%的百分比。
● 工资薪金变动率为9.98%,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工资薪金变化了9.98%的百分比。
-
问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变动弹性系数是怎么算的
答同学你好
计算口径: 进项税额变动率=∑(本期进项税额-同期进项税额)/∑同期进项税额×100% 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税额-同期销项税额)/∑同期销项税额×100% 弹性系数=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 预警对象剔除免税企
-
问运费支出与购进货物变动弹性系数高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你运费支出的高了
-
问电费支出与增值税销售变动弹性系数:1.44,请问这个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你好
解答:A=()本期电费-同期电费)/(本期电费)
B=(本期销售额-同期销售额)/本期销售额
系数=A/B
给你举例子
本期电费支出:1504546.59,同期电费支出:2585451.71,本期销售额:71239185.36,同期销售:75054299.8,年代码:2018,电费支出与增值税销售变动弹性系数:8.22,
应该计算为,(1504546.59-2585451.71)/2585451.71=-0.418072059 ,(71239185.36-75054299.8)/75054299.8=-0.050831391,-0.418072059/-0.050831391=8.22。
-
问请问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价一定会使得收入上升吗,为什么我们公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价格下降百分之五十,收入反而下降了呢
答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降价一定会使得收入上升
-
问3.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风险得分】=0。【权重】=10;【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4.58;【前者变动率】=45.67%;【后者变动率】=9.98%;【风险指引参考】后者变动率高,可能存在不计少计收入或多计工资薪金支出(制造业指生产工人工资)
老师,这个数据怎么算的
答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营业收入与工资薪金变动弹性系数 = 后者变动率 ÷ 前者变动率 × 权重
其中:
● 后者变动率 = (本期工资薪金支出 - 上期工资薪金支出) ÷ 上期工资薪金支出 × 100%
● 前者变动率 = (本期营业收入 - 上期营业收入) ÷ 上期营业收入 × 100%
● 权重 = 10
根据此公式,您可以自己计算这个数据。请注意,计算时需要确保代入的是正确的数值。
-
问“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与毛利率变动弹性系数”是什么意思
答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实际退税额-期初留抵税额+max(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合计、期末留抵税额合计)】/(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
该指标一般反映的是企业整体生产的增值情况,衡量的是企业增值税税收负担率。
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变动=(上期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 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上期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
毛利率变动=(上期毛利率-本期毛利率)/上期毛利率
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与毛利率变动弹性系数==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变动/ 毛利率变动
该公式的目的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收入未计销项税额、或者扩大抵扣的行为。正常情况下,这两个指标应该该同步变动,增值税名义税负-还原免抵、固抵与毛利率变动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大于1且都是正数,那么可能存在收入未计销项税额、或者扩大抵扣、未作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
-
问价格与销量中间有此升彼降,这个知识点在第几章?也就是价格弹性系数
答同学你好!在第九章——收入与分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