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xcel学堂官网!
咨询

综合结转法

2021-11-25 来源:excel学堂 687

导读:综合结转法是"分项结转法"的对称。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耗用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集中在成本计算单专设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予以综合反映的一种半成品成本结转方法。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种形式。在综合结转法下,各步骤"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内 (除第一步骤外),既包含有上一步骤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也包含有生产产品的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管理费用成本。在各生产步骤之间,往往设有半成品库进行半成品收发核算,因而应设置"自制半成品"帐户,但不必在帐户内分列成本项目。半成品成本既可以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并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发生半成品实际成本; 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计价,并设置"自制半成品成本差异"帐户,调整发出半成品的计划成本。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可以看出各步骤产品所耗半成品的费用,尤其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便于分析、考核各步骤半成品费用的水平,但它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不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构成和水平,为此,需要对完工产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 (参见"成本还原"),以便正确反映产品成本结构。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齐红|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 逐步结转分步法与综合结转分步法,有什么区别?
    你好,主要的区别就是能否体现上一步骤半成品的费用水平(综合法可以体现以上每一步骤的总费用但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才能知道各个成本项目的耗费,而逐步法只能体现各项成本的总耗费便于了解成本使用情况却不知道每一步骤的花费情况)
  •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与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的区别
    你好! 逐步结转分步法对后面步骤所耗以前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计入后面步骤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1)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将上步骤半成品的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项目。由于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中还包含有上步骤的工资、制造费用等其他费用,因此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作为一个整体计入下面步骤的某一个成本项目中,势必会混淆了各个成本项目的真实成本,因此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被混淆了的成本进行还原。才能计算出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的真实的金额。 综合逐步结转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直接材料”、或专设的“半成品”项目,综合计入各该步骤的产成品成本明细帐中。 优点:可以在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中反映各该步骤完工产品所耗半成品费用的水平和本步骤加工费的水平,有利于各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 缺点:为了从整个企业角度反映产品成本的结构,加强企业综合的成本管理,必须进行成本还原,从而增加核算工作量。 2) 分项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将上步骤半成品成本按各成本项目的实际金额分别计入下步骤的相对应的各成本项目。由于这种方法各成本项目的金额不相互混淆,因此不必进行成本还原。 分项逐步结转的特点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如果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帐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优点:采用分项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确地提供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缺点:这一方法的成本结转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在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一步半成品费用的多少,本步骤加工费多少,不便于进行各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
  • 综合结转法
  • 平行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分步法,逐步结转分步法优缺点老师可以总结一下吗
    1、根本区别: 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各步骤计算出半成品成本,由最后一步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所以又称为“半成品成本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生产费用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最后将各步骤应记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计算出最终完工产品的成本。因此,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法”。 2、在产品概念不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在产品是指本步骤尚未完工,仍需要在本步骤继续加工的在产品,是狭义的在产品。 平行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在产品,是指本步骤尚未完工以及后面各步骤仍在加工,尚未最终完工的在产品;因此,是广义的在产品。 3、完工产品的概念不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完工产品,是指各步骤的完工产品,通常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才是产成品;因此,是广义的完工产品。由于半成品成本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所以最后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就是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所指的完工产品,是指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因此,是狭义的完工产品。完工产品的成本由各步骤平行转出的“份额”汇总而成。 4、成本费用的结转和计算方法不同: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费用,随半成品的转移而结转到下一步骤的生产成本费用中去,即成本费用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因此,各步骤生产的成本费用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还包括上一步骤转来的费用。产品在最后步骤完工时计算出来的成本,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生产费用,并不随半成品的转移而转入下一步骤;因此,各步骤生产的成本费用仅是本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产品最终完工时,各步骤将产成品在本步骤应承担的成本费用“份额”转出,并由此汇总出完工产品成本。
  • 长投权益法转权益法,其他综合收益怎么结转?
    同学你好 权益法转权益法按比例结转其他综合收益
  • 成本会计实务,综合结转分步法
    你好  是昨天提问的同一人么  缺少条件   第一车间的期初半成品情况
  • "其他综合收益"转换成权益法时要结转,转换成成本法时不用结转是吗?
    你好同学,仅供参考: 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转成本法,一级科目没有变,还是长投,所以,其他综合收益暂时不用结转.但是若是转跨科目了,比如权益法转金融资产、金融资产转长投,都是要结转的. 成本法转权益法,均需要"追溯"调整; 权益法转成本法,均不需要"追溯"调整. 纯手打,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如满意,请给予五星好评以便更好地进行服务,谢谢!
  • 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道会计核算题
    计算第一车间半成品甲的成本: 首先计算第一车间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原材料费用 = 4600 元。 工资及福利费 = 5800 元。 制造费用 = 4200 元。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 4600 %2B 5800 %2B 4200 = 14600 元。 然后计算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原材料费用 = 1600 元。 工资及福利费 = 2200 元。 制造费用 = 1800 元。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 1600 %2B 2200 %2B 1800 = 5600 元。 接着计算第一车间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原材料费用 = 1800 元。 工资及福利费 = 2000 元。 制造费用 = 1600 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 1800 %2B 2000 %2B 1600 = 5400 元。 最后计算第一车间半成品甲的成本: 半成品总成本 = 月初在产品成本 %2B 本月生产费用 -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1600 %2B 2200 %2B 1800 = 5600 元。 本月生产费用 = 146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 1800 %2B 2000 %2B 1600 = 5400 元。 半成品总成本 = 5600 %2B 14600 - 5400 = 14800 元。 半成品单位成本 = 半成品总成本 ÷ 半成品产量。 半成品产量 = 500 件。 半成品单位成本 = 14800÷500 = 29.6 元 / 件。 计算第二车间产成品甲的成本: 首先计算第二车间本月领用半成品的成本: 领用数量为 600 件。 由于半成品成本流转采用加权平均法,且月初半成品仓库半成品甲余额 220 件,实际成本 6800 元,本月第一车间加工完成半成品甲 500 件,单位成本为 29.6 元 / 件。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初半成品成本 %2B 本月入库半成品成本)÷(月初半成品数量 %2B 本月入库半成品数量)。 月初半成品成本 = 6800 元。 本月入库半成品成本 = 500×29.6 = 14800 元。 月初半成品数量 = 220 件。 本月入库半成品数量 = 500 件。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6800 %2B 14800)÷(220 %2B 500)= 30 元 / 件。 本月领用半成品成本 = 600×30 = 18000 元。 然后计算第二车间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工资及福利费 = 6450 元。 制造费用 = 5850 元。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 = 6450 %2B 5850 = 12300 元。 接着计算第二车间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半成品成本 = 2140 元。 工资及福利费 = 1820 元。 制造费用 = 2040 元。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 2140 %2B 1820 %2B 2040 = 6000 元。 再计算第二车间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半成品成本 = 5120 元。 工资及福利费 = 2840 元。 制造费用 = 2540 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合计 = 5120 %2B 2840 %2B 2540 = 10500 元。 最后计算第二车间产成品甲的成本: 产成品总成本 = 月初在产品成本 %2B 本月生产费用(包括领用半成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6000 元。 本月生产费用(包括领用半成品成本)= 18000 %2B 12300 = 30300 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 = 10500 元。 产成品总成本 = 6000 %2B 30300 - 10500 = 25800 元。 产成品单位成本 = 产成品总成本 ÷ 产成品产量。 产成品产量 = 400 件。 产成品单位成本 = 25800÷400 = 64.5 元 / 件。 所以,自制半成品甲的成本为 29.6 元 / 件,产成品甲的成本为 64.5 元 / 件。
  • 孺子牛老师请回答,减持股份减值和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的问题,减值都是按照比例结转,其他综合收益:符合跨界法全部结转;其他的按比例结转。对吗?
    个别报表:1权益法全部处置,全部结转;2权益法部分处置,仍然是权益法,按处置比例结转;2权益法部分处置,转为金融资产,全部结转。 合并报表:1从成本法到权益法或者金融资产,也就是丧失控制处置子公司,全部结转。
  • 单选题 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 A 逐步结转分步法 B 综合结转分步法 C 分项结转分步法 D 平行结转分步法
    您好,D 平行结转分步法
  • 长投成本法转金融工具,成本法下不是不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吗?为什么个别财务报表不结转,而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结转的是哪来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呢?
    你好!在会计实务中,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成本法下,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无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情况下使用,而不确认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结转的其他综合收益来源于原投资方在权益法核算下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 2. **结转其他资本公积**:结转的其他资本公积同样源自于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这些资本公积在处置时全部转入投资收益,体现了投资期间产生的累积影响,并在最终处置时影响投资方的利润。 3. **转换核算方法**:当长期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变化,导致核算方法需要从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当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剩余股权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即先卖后买。 4. **跨界转换处理**:如果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由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累计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留存收益。 5. **跨界转换对比**:非同一控制下金融工具转成本法与非同控制下权益法转成本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视为跨界,可看作将原有的金融工具处置然后购入长投,因此转换时长投为公允价值;而后者不跨界,尽管由于持股比例不同导致核算方法不同,但前后都使用长投科目进行核算,因此原有部分按照账面价值结转即可。 6. **跨界转换分录**:在非同一控制下,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7. **跨界转换差异**:如果此前的持股比例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原则是视同为将源投资在转换日按当日的公允价值全部出售,再将原投资和新增投资按照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回购,因此需要将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和当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同时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需要结转至留存收益。 8. **跨界转换对比**:从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的原则是,转换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等于转换日原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的公允价值。在合并报表中,需要把原投资调整到公允价值,即“先卖再买”。 9. **跨界转换处理**: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将处置部分作正常出售处理,同时对剩余股份进行追溯调整,即将剩余股权从原成本法核算调整为权益法核算。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之间的差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10. **跨界转换对比**:从成本法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时,视同将原投资在转换日按照公允价值全部出售,再以当日的公允价值将剩余股权投资回购,所以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当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剩余股权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即先卖再买。 总的来说,个别财务报表不结转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资本公积的原因是因为成本法下不确认这些项目,而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结转的是因为在权益法下已经确认了这些项目,它们反映了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对投资方的影响。这些项目的结转是为了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反映集团层面的财务状况。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 |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Excel学堂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二维码
微信扫码
加老师在线提问解答

提交成功

快账推出导师计划,现为您分配专属辅导老师,我将全程辅导您的学习,并可领取资料包,一对一跟进学习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15580860597

扫码或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