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在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下列属于董事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主要履行的职责有( )。
A.审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
B.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C.审议并向股东(大)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D.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答B.督导企业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C.审议并向股东(大)会提交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
-
问老师, 承包方式:人工、材料、机械、人工意外伤害险、社保费用、劳保统筹费、七项保
险费、管理费、风险税金等全费用承包方式。
上面这个不是很明白,能帮忙分柝下吗?
答同学你好
具体哪里不明白呢
-
-
问中级财管里面,风险管理的二重性,二重性是什么意思/
风险转换有什么手段?
答您好,风险转换有:保险、外包、合同转移,分散投资
二重性是指: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①损失最小化管理;②不确定性管理; ③绩效最优化管理。
当风险损失不能避免时,尽量减少损失至最小化;风险损失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时,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风险预示着机会时,化风险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
简单来说风险有可能带来损失也有可能带来机会,所以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
-
问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一般不应把风险承担作为风险管理策略的情况是( )。(2016年)
A.企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都未辩识出风险
B.企业从成本效益考虑认为选择风险承担是最适宜的方案
C.企业缺乏能力对已经辩识出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
D.企业面临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
答同学,你好,这个题应该选择D, 对未能辨识出的风险,企业只能采用风险承担。对于辨识出的风险,企业也可能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采用风险承担:(1)缺乏能力进行主动管理,对这部分风险只能承担;(2)没有其他备选方案;(3)从成本效益考虑,这一方案是最适宜的方案。对于企业的重大风险,即影响到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企业一般不应采用风险承担。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
-
问老师请问下面这个实务题是对还是错? 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等管理活动的过程。( )
对 错
答您好,同学,这道题是正确的。
-
问老师请问下面这个实务题是对还是错?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形成与本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风险管理培训、传达、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
对 错
答你好,这个问题是对的哦,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形成与本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在如何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等方面,形成相对统一的风险管理信念和态度,有利于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各环节能够较为统一、有效地管理风险。
企业应培育和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风险管理培训、传达、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可通过各种口头或书面政策表述,使得企业个人价值观、团队价值观、行为态度及处世方式在风险管理的价值观上趋同,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
问如何运用风险导向模式理解“了解、识别、评估、应对”八个字?
答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贯穿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整个过程,其程序可以分为3个步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编制审计报告。
步骤/方法
一、制定审计计划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规划审计计划时就要关注企业风险因素,融合企业风险与审计战略,使审计所选择的对象更加针对企业高风险的领域。因此,首先应考虑审计范围是否符合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为企业提供更相关和更有价值的服务。
1、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环境。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环境是做好新审计的首要工作。为了识别和评估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进而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通过与管理当局讨论、查看重要场所、查阅企业董事会记录和备忘录、公司手册等内部文件、相关行业的信息以及事务所自身的工作底稿记录等途径了解企业及其环境。
2、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审计人员运用第一步获取的有效信息,结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从而明确审计应重点关注的领域。具体来说,在识别和评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足以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3、制定审计计划。审计人员应针对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的估计水平,充分考虑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得出重大错报风险概率,再依据“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的审计风险模型,得出检查风险的概率,并据此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恰当地安排审计时间,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二、审计实施环节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实施环节必须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采取:目标-风险-控制的路线,关注各项风险因素是否得到适当管理,同时在实施审计时,通过舞弊评估、有针对性的调查、运用适当的检测和证实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来降低企业风险。
1、控制测试。旨在确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便在之后的审计中适时地信任它,提高审计效率,它不是必经程序。当审计人员风险评估时期望内部控制有效,或者仅靠实质性测试不能为某项认定提供充分的证据时,就实施控制测试。
2、执行实质性测试。对各类重大交易、账户余额,审计人员都必须进行实质性测试,以确保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上的各项认定是公允的。即对财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事项的存在性和完整性做实际审核。
3、风险再评估及修改审计计划。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能会发现计划中存在不符合现实的地方,如果达到了重要性水平,就需要调整计划,再次评估企业的风险,以确保审计的质量。
三、编制审计报告——终结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仅意味着在企业计划中体现对未来的预先考虑,还体现在终结审计中。审计人员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提出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完成现场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简洁明了,并关注各项风险因素的披露和审计建议执行力度。出具了审计报告,并不意味着审计过程的终结,还要进行后续审计。风险是决定后续审计本质和范围的重要因素,风险越大,后续审计的范围就可能越广。后续审计的重点应是由于控制目标未能实现而产生的风险和影响,而不是如何改进报告中所提到的具体建议。因此,控制目标的实现和风险的再评估是后续审计的重要内容。
-
问财管里面总会出现等风险XXXX,请问这个等风险什么意思?
答你好,就是风险水平一样,表示可以用它的资本成本作为本公司或者项目的资本成本。
-
问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
A.风险控制
B.风险转移
C.风险承担
D.风险转换
答同学,你好,这个题应该选择B, 甲公司将应收款项出售给乙公司且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说明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风险转移,选项B正确。
-
问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
A.风险控制
B.风险转移
C.风险承担
D.风险转换
答B 甲公司将应收款项出售给乙公司且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说明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风险转移,选项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