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Excel学堂官网!
咨询

差额计算分析法

2021-11-25 来源:excel学堂 763

导读: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的计算方法。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齐红|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ABE )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差额计算法 E.趋势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 ABE )
  • 用差额分析法计算下面,谢谢谢谢
    运用连环替代法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 23200-21000=2200 因素分析: 2004年: 1000 12+9000=21000 替代1:1200 12+9000=23400 替代2:1200 119000-22200 2005年: 1200 11+10000-23200 产品产量变动影响: 23400-21000=+2400 单位变动成本影响: 2200-23400= - 1200 固定总成本影响: 23200-22200=+1000 各因素影响之和为: +2400-1200+1000=+2200, 与分析对象相同。 如果直接用差额计算法,则得到: 产品产量变动影响: ( 1200-1000) X 12+9000=+11400 单位变动成本的影响: 1200X (12-11) +9000=+7800 固定总成本变动影响: 1200X 11+ ( 0000-9000) =14200 各因素影响之和为: +11400+7800 +14200=+33400 可见,运用差额计算法的各因素分析结果之和不等于+2200的分析对象,显然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在于产品总成本的因素分解式中各因素之间不是纯粹相乘的关系,而是相加的关系。这是运用差额计算法对连环替代法进行简化应为: 产品产量变动影响: ( 1200-1000) 12=+2400 单位变动成本影响: 1200 (11-12) =-1200 固定总成本变动影响: 10000-9000=+1000
  • 差额计算分析法
  • 差额分析法与因素分析法的区别,差额分析法以哪个数作为基期
    您好,基数(计划、上年、同行业先进水平)
  • 因素分析法跟差额分析法是一样的吗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具体有两种应用: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在分析中,假设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保持不变。然后将计算结果逐个替换,分别进行比较,确定各因素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因子的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同时,差分分析法是对序列代换法的简化。   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都是属于因素分析法,但是连环替代法的适用范围要比差额分析法要广,差额分析法只适用于当各驱动因素是连乘或连除关系的情形。   差额分析法不适于用来分析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核心公式: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2B(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而连环替代法适用于任何情形。
  • 用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计算,求详细计算过程,还有写清楚受什么影响,
    你好 连环替代 计划200*5=1000 实际220*4.8=1056 差异11056-1000=56 ①数量变动220*5=1100 变动的影响1100-1000=100 ②单价变动220*4.8=1056 变动的影响1056-1100=-44 差额 数量的(220-200)*5=100 单价220*(4.8-5)=-44 合计100-44=56
  • 老师差额分析法怎么算?看了答案不理解
    (2)差额分析法     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R的影响。     (A1-A0)×B0×C0 → A变动对R的影响。     A1×(B1-B0)×C0 →B变动对R的影响。     A1×B1×(C1-C0)→C变动对R的影响。     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 |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Excel学堂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二维码
微信扫码
加老师在线提问解答

提交成功

快账推出导师计划,现为您分配专属辅导老师,我将全程辅导您的学习,并可领取资料包,一对一跟进学习

扫码加我微信

微信号:15580860597

扫码或加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