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剩余权益论(The Residual Equity Theory)从持有企业剩余权益者(普通股股股东)的立场出发,观察企业经济活动,解释权益性质并指导有关经济业务处理的一种权益理论。首先提出该理论的是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威廉姆·佩顿(William Paton)。这一理论介于业主权论和实体论之间。在实体论下,股东像其他权益持有人那样在企业拥有权益,但不是企业所有者。佩顿则强调了剩余权益持有人与会计工作的特殊关系,因为剩余权益持有人的权益成为很多会计工作的焦点。资产计价的变化,利润的变化,留存利润的变化,以及其他权益持有人权益的变化。均会在普通股股东的剩余权益中得到反映。但是,在实体论下,债权人、优先股东和普通股东的权益虽然要分别列示,却都是权益。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老师,选项c剩余股权仍按权益法核算表述有没有问题,题中并没有说明剩余股权剩了多少,不应该区分权益法和金融资产吗
答你好,题目中告诉仍按照权益法核算
说明时权益法到权益法,按照比例结转
-
问老师:按照题意,剩余股权以权益工具投资计算,在对剩余股权以公允价值核算时,原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额不是计入留存收益吗?这里怎么放在投资收益?
答您好,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后,由权益法改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按照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入账,其与剩余股权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而不是留存收益。因为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相当于把原剩余长期股权投资卖掉,然后按公允价值购入原股权,确认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既然是公允与账面差额是处置原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那么就应该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将来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那么公允与账面差额是计入留存收益。
-
-
问老师请问:剩余股利政策,意思是净利润去掉权益,剩下的就是剩余股利吗?
答同学你好
剩余股利政策是企业在有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必须的权益资本与既有权益资本的差额,“首先将税后利润满足权益资本需要,而后将剩余部分作为股利发放的政策。”剩余股利政策有利于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保持。
-
问“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变动”是全额结转还是按比例结转,取决于投资方处置部分股权后,对剩余股权还能不能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处置部分股权后剩余股权不能按权益法核算,则全额结转,如果剩余股权还能按照权益法核算,则按比例结转。 老师好,这里的按比例结转指的是对处置部分股权吧,剩余股权还是同比列结转到新的权益法股权里吧
答同学你好
是的,按比例结转是指对处置部分,剩余的不用转
-
问老师好,剩余权益收益这个概念,是新教材没了吗?和部门剩余收益以及经济增加值概念都不一样?
答你好,同学。已经没有剩余权益收益这个知识 点了,现在是要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
-
问如果部分处置 剩余股权不用权益法了 那全部结转?
答对的,这个你就需要全部结转了
-
问老师,我想咨询下,政府单位收到的房票权益金额用于购买房产后还有剩余金额,剩余的房票权益金额怎么做账务处理呢?
答政府单位收到的房票权益金额用于购买房产后还有剩余金额,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收到房票权益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购买房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剩余房票权益金额的处理: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
问将长投出售后剩余的股权转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日当天的公允价值和长投剩余价值差额放入投资收益还是其他综合收益?为什么
答你好,同学。
这是属于 投资收益,你是长投转金融资产,长 投是相当于出售处理了的
-
问剩余股权调整怎么会影响投资收益?不是计入留存收益吗?
答同学。你能把问题具体一点吗
-
问老师好。
老师 就是长投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追溯调整的是成本法实现的利润 还是剩余的入账价值也要按照剩余比例换成权益法啊
答应该是剩余的也要按比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