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比例抽样是指不考虑试样变异性的大小,都按统一的比例进行抽样。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
什么叫作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
答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照理说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是反比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样本规模减少一倍那么抽样风险也会增加一倍,但是如果利用分层,那么可能会出现样本规模减少一倍但抽样风险增加幅度不到一倍这样“划算”的情况。比如,要对一个年级2000人的语文成绩抽一些样本来推断平均成绩,如果总体变异性很大,要使推断的结果跟实际接近,自然抽取的样本要多,如果按各分数段进行分层的话,选取的样本量就可以少些。
-
问下列关于分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非抽样风险
B.分层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C.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D.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扩大样本规模
答C 选项A错误: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总体的变异性,但不能降低非抽样风险。选项B错误:分层是依据注册会计师的主观经验进行的,并不会导致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选项D错误: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
-
问下列关于分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非抽样风险
B.分层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C.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D.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扩大样本规模
答C选项A错误: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总体的变异性,但不能降低非抽样风险。选项B错误:分层是依据注册会计师的主观经验进行的,并不会导致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选项D错误: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
问老师,您好!我在学注会审计的抽样统计和非抽样统计的时候不太好理解,能分别举个抽样的例子吗?
答统计抽样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利用随机方法选择样本
(2)依据概率论推断总体。
不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均属于非统计抽样。
一、相同点
1、都是通过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特征。
2、运用得当都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也就是导读中提到的非统计抽样运用好了一样能达到与统计抽样相同的效果)
3、通过扩大样本量来降低抽样风险。
二、不同点
1、统计抽样可以量化风险,而非统计抽样不能量化风险,只能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定性评价。
2、选取样本的方法不同。统计抽样只能采用随机数表法和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都是随机,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在被抽取时不但都有机会被选中,而且机会均等),而非统计除了可以采用上述两种选取样本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随意选样。
3、推断总体结论不同。
(1)统计抽样
①属性抽样
如果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从而说明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则应扩大样本规模,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要谨慎做决定,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样本量。
②变量抽样
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不小于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接受总体。
(2)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由于不能量化风险,故它要比统计抽样谨慎很多。
①属性抽样
如果样本偏差率不低于或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不接受总体;如果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考虑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收集证据;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接受总体。
②变量抽样
总体错报点估计不低于、低于但接近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如果总体错报点估计虽小于可容忍错报,但差距既不很小又不很大,考虑扩大细节测试范围,获取进一步证据后再谨慎决策;如果总体错报点估计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接受总体。
-
问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是抽样方法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也是抽样方法??
答同学你好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也是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