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非统计抽样是指按照职业判断进行样本设计和实施抽样的技术。非统计抽样的特点:不能对抽样风险进行控制和量化。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下列有关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共同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21年)
A.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能客观计量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难以量化非抽样风险
C.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
D.如果设计得当,非统计抽样能够提供与统计抽样同样有效的结果
答A 选项A错误,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
问下列有关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共同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21年)
A.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能客观计量抽样风险
B.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难以量化非抽样风险
C.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
D.如果设计得当,非统计抽样能够提供与统计抽样同样有效的结果
答同学,你好,这个题应该选A,选项A错误,统计抽样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
-
问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是抽样方法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也是抽样方法??
答同学你好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也是抽样方法
-
问审计的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都是针对抽样风险的吧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都是针对统计抽样的吧
答你好
抽样风险不管是统计还是非统计都有
而且非统计抽样也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
问老师,请问老师,注会审计中,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变量抽样,四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统计抽样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利用随机方法选择样本
(2)依据概率论推断总体。
不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均属于非统计抽样。
一、相同点
1、都是通过样本中发现的错报或偏差率推断总体的特征。
2、运用得当都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也就是导读中提到的非统计抽样运用好了一样能达到与统计抽样相同的效果)
3、通过扩大样本量来降低抽样风险。
二、不同点
1、统计抽样可以量化风险,而非统计抽样不能量化风险,只能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定性评价。
2、选取样本的方法不同。统计抽样只能采用随机数表法和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都是随机,总体中每个抽样单元在被抽取时不但都有机会被选中,而且机会均等),而非统计除了可以采用上述两种选取样本方法外还可以采用随意选样。
3、推断总体结论不同。
(1)统计抽样
①属性抽样
如果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可以接受;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大于或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总体不能接受,从而说明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则应扩大样本规模,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要谨慎做决定,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样本量。
②变量抽样
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不小于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如果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接受总体。
(2)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由于不能量化风险,故它要比统计抽样谨慎很多。
①属性抽样
如果样本偏差率不低于或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不接受总体;如果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考虑扩大样本规模,进一步收集证据;如果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接受总体。
②变量抽样
总体错报点估计不低于、低于但接近可容忍错报,不接受总体;如果总体错报点估计虽小于可容忍错报,但差距既不很小又不很大,考虑扩大细节测试范围,获取进一步证据后再谨慎决策;如果总体错报点估计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接受总体。
-
问老师,您好
什么情况下使用统计抽样,什么情况下用非统计抽样
答不是的,对于统计抽样,必须掌握两点,一是随机抽样(总体中各个个体在被抽取时不但都有机会被选中,而且机会均等),二是对于检查的结果需要用概率论的评价(就是以一个确定的百分比,比如是90%认定总体的某个指标在什么范围之内),包括计量抽样风险(结果中已包括了风险因素,而且知道这个结果中哪部分是对抽样风险的考虑)。符合上了述条件的才是统计抽样,否则就是非统计抽样。所以由此看来非统计抽样没有那么多的限制。
对于两者的最重要的区别是:非统计抽样无法量化风险,统计抽样可以量化风险;非统计抽样更多会用到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判断,定性分析;统计抽样更多的是定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