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第二年怎么算
年数总和法第二年的折旧额计算涉及几个关键步骤:
确定折旧基数:这包括资产的原始成本减去预计的残值。
计算折旧率:第二年的折旧率是根据尚可使用的年数和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来计算的。例如,如果资产预计使用5年,第一年使用后,尚可使用的年数为4年,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为4+3+2+1=10年。因此,第二年的折旧率为4/10=40%。
应用折旧率计算折旧额:将折旧基数乘以计算出的折旧率,得到第二年的折旧额。例如,如果一个资产的折旧基数为20,000元,第二年的折旧率为40%,则第二年的折旧额为8000元(20,000元 x 40%)。
具体到计算过程:假设一个资产的原值为100,000元,预计残值为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第一年后,尚可使用的年数为4年,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为1+2+3+4=10年。因此,第二年的折旧率为4/10=40%。第二年的折旧额计算为:(100,000元 - 10,000元) × 40% = 36,000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
最后两年改为年限平均法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用一递减分数来表示,将逐期年数相加作为递减分数的分母,将逐期年数倒转顺序分别作为各年递减分数的分子。
以上详细介绍了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第2年怎么算,也介绍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第2年的计算方法应如本文所讲。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财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自己单位选择的折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