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置费用是什么意思
弃置费用是指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费用,弃置费用也叫弃置成本或资产弃置义务。
弃置费用最终发生的金额(终值)与计入资产的价值(现值)之间的差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摊销金额作为每年的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注意:
①弃置费用不等于清理费用。弃置费用用来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清理费用用于确定预计净残值。
②弃置费用的现值相当于本金,弃置费用的总额相当于本利和。因此期末须按实际利率法计息。
弃置费用与处理费用的区别是什么?
弃置费用与处理费用的区别体现在:
1、适用对象不同。弃置费用仅适用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水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而处理费用主要适用于一般工商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所产生的报废清理费用;
2、处理方式不同。产生弃置费用时,企业应当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并计算确定使用寿命内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而产生清理费用时,则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弃置费用是什么意思?按照上文提及到的相关知识解读,相信你们对于公司的弃置费用概念应该都是比较清楚的,其实,公司在经营期间也是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特别是和环境生态有关的企业,在经营所得时肯定是需要承担恢复生态的义务的。如果学员们对于弃置费用入账的方式还有什么问题,那么小编老师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找会计老师咨询,会有老师给你们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