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最新计算方法及减免政策
残保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计算是基于用人单位的在职职工人数、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以及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残保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包括在编人员和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人员,季节性用工需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该比例因地区而异,通常在1.5%至2%之间,具体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指实际聘用的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残疾人数量。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的人员就业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文件规定口径计算,包括所有工资项目。若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则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计征残保金。
残保金减免政策都有哪些?
残保金的减免政策旨在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减轻企业负担。具体的减免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安置残疾人达到规定比例:用人单位若按照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安置了残疾人就业,即可减免相应比例的残保金。
小微企业优惠:部分地区对小微企业有特别的优惠政策,如减免或降低残保金的缴纳标准。
遭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如用人单位因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经营困难,可能享受残保金的减免或缓缴政策。
残保金最新计算方法及减免政策有哪些?整体上来说,关于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减免政策,相信很多学员们应该都是有所耳闻,但是对于其中的政策内容和计算公式,小编老师在上文中都有一定的介绍的,如果你们读完之后觉得小编老师阐述的知识不足以解答你们的问题,那么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试试,在这里你们可以学习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财务课程可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