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待售资产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层次选择
持有待售资产计量选择公允价值层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可观察性:公允价值层次分为三个级别,其中第一级别是最高的,表示市场上存在可观察到的定价数据。因此,首先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可观察到的市场报价或交易数据。
2.可比性:选择公允价值层次时,需要考虑可比性因素。即,所选定的市场报价或交易数据是否与被估价的资产或负债具有相似的特征和条件。
3.可靠性:公允价值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可靠性因素。可靠性包括市场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及数据的时效性。
4.可调整性:选择公允价值层次时,还需要考虑资产或负债的特殊性和非标准性。如果资产或负债具有特殊性或非标准性,可能需要对市场报价或交易数据进行调整。
5.内部决策需求:最后,选择公允价值层次还需要考虑内部决策的需求。不同的公允价值层次对于不同的决策目的可能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和信息价值。
企业持有待售资产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1、首先从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时:
借: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当企业持有待售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
持有待售资产是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持有待售资产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层次选择怎么选?整体上来说,小编老师认为学员们读完上文之后,在以后的财务工作中遇到这类问题时,应该是清楚该如何来选择这个公允价值层次的,在这里小编老师就不再过多阐述的。其实,对于很多学员来说,不管是资产还是待售资产,相关的财务处理技能都是需要掌握的,本网站上有很多对应的财务课程知识可以免费学习的,有意学习的可以来这里报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