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被用来研究产品价格、业务量(销售量、服务量或产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作出关于产品结构、产品订价、促销策略以及生产设备利用等决策的一种方法。本量利分析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形式是盈亏临界分析或称保本分析。许多人把两者等同起来。确切地说,盈亏临界分析只是全部本量利分析的一部分。显然,盈亏临界分析并非只着眼于找出一个不盈不亏的临界点或称保本点,它所期望的是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成果。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要达到目标利润应当销售多少产品(或完成多少销售额);预测变动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基本的量本利分析图,和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呢?
答前者没有变动成本线,后者没有固定成本线
-
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理论跟基本假设是一样的吗?
如果不一样,本量利分析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答同学,你好,肯定不一样啊
理论含假设,建立在假设基础上
本量利分析理论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些假设限定了本量利分析的应用范围。
本量利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假设:
(1)销售价格固定;
(2)成本是线性的;
(3)产销平衡;
(4)销售组合固定。
理论还包括公式,意义等等
-
-
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
答1线性假设:固定成本不变;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即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2.产销平衡假设:生产数量=销售数量
3.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变
4.共同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
问本量利这道题能帮我分析下吗?
答可以用这个来排除
-
问关于本量利分析,这该怎么回答?
答同学,你好,体会部门,你自己再根据学习,延伸写多一些,老师列了一些供参考:
(一)
(1)本量利概念: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被用来研究产品价格、业务量(销售量、服务量或产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据以作出关于产品结构、产品订价、促销策略以及生产设备利用等决策的一种方法。本量利分析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形式是盈亏临界分析或称保本分析。许多人把两者等同起来。确切地说,盈亏临界分析只是全部本量利分析的一部分。显然,盈亏临界分析并非只着眼于找出一个不盈不亏的临界点或称保本点,它所期望的是获得尽可能好的经营成果。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预测要达到目标利润应当销售多少产品(或完成多少销售额);预测变动成本、销售价格等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2)基本理论:
1、假定所有成本都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形影的成本习性模型已经存在。
2、假定在一定时期内,业务量总是在相关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所有特征。
3、假定在多数情况下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若企业组织多种产品的生产经营,则假定其品种结构不变。
4、假定计算期内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一致,企业能够自动实现产销平衡。
5、假定企业按照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和按贡献式程序确定损益。。
6、假定利润口径等于营业利润。
(3)计算公式:
本量利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的,其基本公式是变动成本法下计算利润的公式,该公式反映了价格、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价格×销售量-(变动成本%2B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即:P=px-bx-a=(p-b)x-a
式中:P--税前利润
p--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a--固定成本
x--销售量
该公式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出发点,以后的所有本量利分析可以说都是在该公式基础上进行的。
(4)本量利分析的经济意义:
本量利分析的主要作用就在于通过损益平衡计算找出并确定一个损益平衡点或保本点,以及突破此点后进一步增加销售数量、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的可能性。本量利分析还有助于发现和确定企业为增加利润的潜在能力,以及各个有关因素变动对成本、利润的影响程度。
(二)
(1)该产品不应停产,理由:丙产品边际贡献=(600-540)*6000=360000元,边际贡献大于零,所以不停产;
(2)应该停产,应为租金400000元大于产品边际贡献=(600-540)*6000=360000元,所以可以停产;
(3)应转产A产品,理由是增量收入=(800-600)*5000=1000000,增量成本=500000元,增量收益=1000000-500000=500000元,增量收益大于产品边际贡献=(600-540)*6000=360000元,可以转产A产品;
(三)
(1)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分析现实意义,不再是看整体亏损与否来决定停产,而应看边际贡献与零的比较,主要边际贡献大于零,我们还是可以继续生产我们的产品,因为该部门可以弥补沉没成本-固定成本部分成本。
(2)体会:突破传统思维,学会了划分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懂得判断沉没成本-固定成本,不管生产与否,固定成本都是要发生的,变动成本才是与销售量相关的,所以,主要销售单机大于变动成本,所以还有边际贡献的存在,产生的边际贡献可以帮忙弥补固定成本的发生,即使是亏损,还是要坚持生产;另外,亏损产品也可以选择出租或者转产,前提都是产生的边际贡献要大于当前的边际贡献,才知道去出租或者转产,要不只能维持当前的情况。
-
问老师,本量利分析什么意思?谢谢
答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计量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一种方法。
-
问只有公司的利润表,如何进行本量利分析
答您好,如果仅仅只有利润表,是做不成本量利分析的,因为利润表看不出企业的销量、单价等信息,也就做不了单位成本的测算,计算不了盈亏平衡点等指标。
-
问老师,请问量本利分析属于成本管理的哪个环节啊?
答你好!
属于分析。
-
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里的营业利润是用税前利润还是税后的
答你好!
可以理解为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
问老师本量利分析在决策分析 2个固定资产新旧决策 成本分界点的销量为4167件 如何选择新旧生产线 依据是什么
答大于4167时 选择新生产线 小于4167选旧设备
最简单的方法是 找4168代进去 看哪个成本小 选哪个
也可以根据两点确定直线的方法 画图 对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