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概率比例规模抽样,即PPS抽样,是一种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PPS抽样是以货币单位作为抽样单元进行选样的一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为金额加权抽样货币单位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等。在该方法下总体中的每个货币单位被选中的机会相同,所以总体中某一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率。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并不是对总体中的货币单位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位的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注册会计师检查的余额或交易被称为逻辑单元或实物单元。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
什么叫作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
答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照理说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是反比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样本规模减少一倍那么抽样风险也会增加一倍,但是如果利用分层,那么可能会出现样本规模减少一倍但抽样风险增加幅度不到一倍这样“划算”的情况。比如,要对一个年级2000人的语文成绩抽一些样本来推断平均成绩,如果总体变异性很大,要使推断的结果跟实际接近,自然抽取的样本要多,如果按各分数段进行分层的话,选取的样本量就可以少些。
-
问下列关于分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非抽样风险
B.分层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C.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D.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扩大样本规模
答C选项A错误: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总体的变异性,但不能降低非抽样风险。选项B错误:分层是依据注册会计师的主观经验进行的,并不会导致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选项D错误: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
-
问下列关于分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非抽样风险
B.分层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C.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D.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扩大样本规模
答C 选项A错误:在传统变量抽样中,分层能够降低总体的变异性,但不能降低非抽样风险。选项B错误:分层是依据注册会计师的主观经验进行的,并不会导致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选项D错误:分层可以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提高审计效率。
-
问抽样风险,为什么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影响不大,
答举个例子,总体规模为1000,假定按照10%比例抽取样本,则样本规模为100,现在总体规模为1500,尽管抽取比例可能不是10%了,但最终选出的样本规模应当比100大,这就是说,对于小规模总体,总体规模越大则需选取的样本越多。对于大规模总体(超过5000)而言,总体的实际容量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在统计学中计算样本量的公式中,总体规模在分子和分母中同时存在,这个公式很复杂,简而言之,好比一个分数:(X-500)/X,当X从1000变成5000时,其值的变化为80%,当从5000变成50000时,其变化却只有10%。所以当总体规模越大,对样本量的影响就越小。也可以这么理解,对于一个资产规模为1000万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可能花了3天的时间完成了审计;那么对于一个资产规模为2000万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可能花了6天的时间,而对于一个资产规模是1000亿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就不会花费30000天的时间去审计。可见,有一个规律,当总体规模不大时,总体规模扩大,样本规模可能会成比例扩大;当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再扩大总体规模,可能样本规模只是小量扩大,或者不变,这是符合统计学原理的。从以上叙述中我们看到,当总体规模为大规模总体时,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不会考虑到总体规模的影响。
-
问建筑安装小规模纳税人查账征收,收入与成本比例大概多少合适
答您好!大概80%左右吧。不过每个企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