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影响。被审单位会计处理过程中发生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称为内在风险; 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能发现和改正已发生的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称为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不能查出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称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由内在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审计风险=内在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就是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并不能在审计结束时以数学形式加以确定,因为审计人员并不知道实际风险,而要用判断来评价每种相关风险。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审计风险有哪些,怎么区别审计风险?
答 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
1、固有风险是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业务本身具有的风险,也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
2、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
3、检查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
问下列关于审计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审计风险跟审计过程相关,也是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的法律后果
B、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C、在既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呈反比
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大,重要性水平越低
答B
【答案解析】 选项A,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并不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的法律后果。选项C,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既定的重大错报风险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呈正比。选项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大,重要性水平越高。
-
-
问如何理解
“8000元的审计风险比4000元的审计风险低”这句话。
答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是指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
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
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高.
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关系.
-
问检查风险和审计风险有什么区别
答你好,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CPA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检查风险X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CPA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认定层次的错报风险,不是财务报表层次的
-
问审计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在10%到20%是吗,审计风险越低,所采用审计证据越多。是吗
答是的,可接受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为反向关系,即可接受审计风险越低,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越多。因为搜集的证据越多,越容易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因而越容易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也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