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转换价值是转换比率与普通股票现行价格之乘积。可兑换债券的转换价值与可兑换债券市价之间的关系,是可兑换债券估价分析中的重要依据。决定两者之间关系变动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本股份公司的普通股票价格。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老师,可转换债券的面值/转换比率=转换价格,转换比率和转换价格各指什么?
答同学,你好
转换比率题目会给的,
比如某可转换债券面额为1000其转换比例为50转换价格为1000/50=20
-
问这个转换比率不是面值除转换价格?
答同学你好
转换比率=面值/转换价格,你的理解正确
-
-
问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可以转股时可转换的股数是用面值/股价,还是账面价值/股价
答同学你好,
以债券面值除以转股价,从而得出转股数量
-
问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与自用房地产的转换的会计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B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C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答您好,ACD企业将自用土地使用权或建筑物转换为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
问投转非,转换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非转投,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什么两种情形,不一样呢?
答投转非: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或自用房地产时,应继续对其采用原先的计量模式计量直到转换日为止,因此“公允价值和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实际上是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金额。
非转投:
贷方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非投资性房地产一般按照历史成本属性进行计量,不存在公允价值变动问题。而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评估之后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可能会高于原来的非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如果将这部分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能会导致利润虚增。因此将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中,影响的是所有者权益,不影响本期利润,以后处置投资真正实现时才计入利润,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较合适。
借方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基于谨慎性的考虑,要求企业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一般情况下并不担心企业刻意低估利润,所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出现的借方差额可以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当期利润。
-
问老师,求可转换债券的内含报酬率的公式是 买价=利息现值➕底线价值的现值,这个底线价值是什么?题目中这个底线价值是按照转换价值来的,那意思就是底线价值等于转换价值吗?那最低价值和底线价值不是一个概念吗?
答同学您好,底线价值=Max(债券价值,转换价值),转换价值=每股股价*转换比例 ,转换比例=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
问下列各项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中,应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的是( )。
A.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大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
B.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小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
C.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
D.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公允价值小于其账面价值
答您好,应通过“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的是是C
-
问老师,转换价值是债券必须立即转换时的债券售价。第4年末每份可转债的转换价值40*22*(F/P,8%,4)=1197.24(元),这个为什么要算终值呢?是因为现在的股份是22元,然后4年后才转换吗?
答你4年后才转换,
你计算价值必然是看4年后的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