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成本计价是指各项财产物资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必然导致企业损益、税金和分配的不实,比如在通货膨胀下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核算固定资产,就会使固定资产折旧偏低,使企业产生虚盈实亏,超前分配。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
问计税基础是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不应该是200吗 怎么是300啊
答学员,你好。乙公司销售商品给甲公司后,甲公司商品账面价值是300万元,税法也默认该价值,即税法允许扣除的计税基础是300万元。
希望可以帮到你,加油!
-
问什么是历史成本,简述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原则。
答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
-
问在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答答案是a同学不属于历史
-
问无形资产是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这里的历史成本是不是叫实际成本呢?
答你好,是的,为实际成本。
-
问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区别?
答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是指你之前购买时所需的花费。比如你有一台电脑,去年买的,买的时候用了5000元。现在坏了,你又去买一台一样的,需要4000元,那么之前这5000元就是这台电脑的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你重新购买时所需的花费。比如你有一台电脑,去年买的,买的时候用了5000元。现在坏了,你又去买一台一样的,需要4000元,那么这4000元就是这台电脑的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就是如果你现有一个设备,你将它卖出,减掉手续费后得到的钱就是可变现净值。
公允价值
一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是指:在自愿交易的双方之间进行现行交易,在交易中所达成的资产购买、销售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就是说,这项交易不是被迫的或清算的销售,交易的金额是公平的,双方一致同意的。
-
问我国会计计量属性中有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请分析我国继续选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原因,以及我国当前谨慎选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缘由。
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缺点在于:第一 定义产生的缺陷。它是在市场活跃和稳定时的价格,那么当市场处于无序状态或者动荡较大不稳定的时候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目前,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活跃的稳定的市场而什么样的市场才叫无序的市场、动荡的市场。第二,《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其中第三个级次讲到在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存在可观察的参考市价时就要用到数学模型估算确定其公允价值。那么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估值模型,这些具体指南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也没有具体列示,而需要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判断,这使得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加大、可信度降低。第三,公允价值具有“亲经济周期效应”,在恶劣的市场条件下会变成市场泡沫的催化剂。当市场高涨的时候,由于交易价格较高,容易造成相关金融产品价格的高估;当市场低迷时,由于交易价格较低又会造成相关产品价值的低估。第四,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多时候依赖会计人员对未来现金流的金额、折现率之类的做出估计,倘若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知识体系不够,又或者是人为的,在做出主观判断的时候就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尤其是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一科目来粉饰其会计报表,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第五,公允价值需要进行后续计量,也就是说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不能像历史成本那样一次计量就完成的。在企业的持续经营期间,每次经历一个报告日,只要资产或者负债没有交易或者出售就必须对其进行重新计量。不仅如此,还要对确认前后两期发生的变动进行确认和处理。这就对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会计职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我国继续选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谨慎选用公允价值计量。
-
问什么叫历史成本法
答就是购买时的价格,比如固定资产以购买时的价格入账。
-
问公允价值 重置成本 历史成本 是什么意思 举例说明 谢谢
答公允价值就好像你家的房子现在值多少钱
历史成本就是说过去买房子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重置成本就是说无缘无故的多了一项资产,重新一算的金额
-
问以历史成本计算,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就是不产生汇况差额。固定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算的,那无形资产不是以历史成本计算的?
三道题目,已经把我弄糊涂了。
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都是以历史 成本计量,期末不调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