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收管理是税收机关对纳税人依法征纳税和进行税务监督管理的总称。1992年9月4 日制定,1995年2月28 日修改,2001年4月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公布,自2001年5 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及1993 年8 月4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和税法中的征管条款确定了税收征管制度。
查看更多分配率是我们平时提到的比较多的词语,并且涉及到分配率的主要有劳动分配率和成本分配率这两类。
查看更多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查看更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具体包括: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查看更多三差异法与两差异法的不同只在于它进一步将两差异法中的能量差异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查看更多资产类账户是反映资产增减变动的账户。资产账户按照资产变现速度(流动性) 的快慢又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用来核算各类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账户。
查看更多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即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它是因变动制造费用或时的实际耗费脱离标准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也称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产生因素: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的产生主要是各部门主管的责任,他们应严加管理,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预算标准之内.其计算公式为: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计算实例:某企业本月实际产量500件,使用工时11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760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2小时/件*1.5元/小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5元 /小时。根据公式计算可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100*(1760/1100-1.5)=1100*(1.6-1.5)=110(元)(不利差异)
查看更多变动制造 费用效率差异是指由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
查看更多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又称,直接人工工资分配率差异,是实际人工成本与实际人工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实际工资率是实际工资总额与实际总工时的比率,标准工资率是指标准工资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比率。形成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原因,包括直接生产工人升级和降级使用、奖励制度未产生实效、工资调整、加班或使用临时工、出勤率变化等,原因复杂而且难以控制。一般说来应归属于人事劳动部门管理,差异的具体原因可能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
查看更多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即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是实际工时按标准工资率计算的人工成本与标准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
查看更多标准工资率是标准工资总额与标准总工时的比率。
查看更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应耗用直接工资及附加费的成本目标,它是由直接人工的工时用量标准和工资率标准两个因素决定的。
查看更多对内报表(internal statements)是"对外报表"的对称,反映会计主体生产经营过程及其内部决策、计划、管理和控制的会计报表。
查看更多销售费用预算,是指为了实现销售预算所需支付的费用预算。它以销售预算为基础,要分析销售收人、销售利润和销售费用的关系,力求实现销售费用的最有效使用。在安排销售费用时,要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费用的支付应能获取更多的收益。销售费用预算通常是一个公司最早要确定的预算项目,是公司营运的重要控制工具。一般说来,对主要依靠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取得收入的公司而言,它可以看出公司该年度的预期盈利,每一个项目全部用财务指标来表达,通常一年一次,同时要做好后两年的滚动预算。
查看更多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为完成实际产量或作为量而发生的实际直接人工成本与标准直接人工成本之间的差额。 它是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总和。
查看更多